霍尼韦尔在全球化步伐中尤其关注中国市场的蓬勃发展,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霍尼韦尔的“东方服务于世界”的战略也将成为其在中国市场的核心竞争力。霍尼韦尔智能建筑与家居集团大中华区智能建筑部产品及市场总监金开明在智慧建筑领域拥有近26年的顾问、技术工程和解决方案经验,他带领的霍尼韦尔智能建筑产品市场部正致力于通过物联网技术与大数据分析引领中国智慧建筑的互联趋势,从而推动中国智慧建筑产业朝着绿色、安全与高效的方向发展。本文是金开明先生在接受《智能建筑》杂志的专访时分享的在新的建筑业改革背景下霍尼韦尔所连接的东方与世界。
Q:
伴随着我国建筑业改革与发展,霍尼韦尔经历了一个怎样的技术创新历程?
A:
如果去了解霍尼韦尔的历史,你会发现其实霍尼韦尔跟这个时代的脉动还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早先的时候,霍尼韦尔的楼控业务和技术就已经在行业里面相对领先了。后来我们发现楼控不仅仅是去“控”,更重要的是控了以后能不能使得大楼的环境更舒适、让运营更节能和更高效。其实,我感觉现在多数建筑还是处在“智能”的年代,还没达到“智慧”的发展阶段。也就是说,我们现在对大多数的楼还都是只“监”不“控”,我们把数据采集上来的量很大,但真正把这些数据转化成更适应这栋楼业态的自动控制策略的还很少,这就是现在楼控的普遍问题。
然而仅仅有这种问题导向的紧迫感是不够的,我们要思考应该多做些什么?霍尼韦尔现在所倡导的智慧建筑就是当你拿到数据的同时,能够用科学的方式去帮助物业管理者更好地掌握信息,并且能够把对的信息送到对的人面前,让他们能够第一时间去反应和处理,或者是自动化的处理,这才是我们现在要主推的。
2017年,霍尼韦尔应邀参加了阿里巴巴的建筑智慧元年活动。当时,我们提出了一个观点,就是说现在很多人要做大数据,但是大数据产生的问题就是:如果仅仅是把海量的数据存在一起,实际上还是没有意义的。也就是说,你没有去做分析,那么数据就仅仅是数据。而分析出来的数据,如果没有办法给到对的人,那么它也只是信息。所以,在我看来这个由数据产生演进的过程就是从Data(数据)到Information(信息)再到Intelligence(情报)。其实,这就是霍尼韦尔智慧建筑解决方案的进程,亦即从一开始我们对楼的控制管理发展到楼与人的互联互通上面。
Q:
2017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从国家层面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霍尼韦尔从中看到的机遇与挑战是什么?
A:
我们非常开心地看到在国家层面能够推动建筑产业现代化,去赋予建筑更多的智能,同时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中实现可持续的节能。在这一政策发布之前的5年到10年之间,国家其实一直在出台推动降低建筑能耗的政策,希望去解决能耗的问题,但我们都知道要真正解决能耗问题是非常难的,因为解决能耗问题本身其实就是一个“果”,而要解决这个问题则要从它的“因”来下手,这个因就是怎么样能够在建筑设计时,让它更绿色、环保和智能,这样它的结果才会是节能的。
霍尼韦尔一直关注国家在建筑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政策法规,倡导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服务理念,为客户提供智慧楼宇物联网、能源优化、升级改造等服务管理解决方案,从而更好地提升能效、提高用户体验、降低成本和对环境的影响。
Q:
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有何关联?
A:
这两者绝对是紧密连接的。我举个例子,美国绿色建筑协会有一个LEED(Leadership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认证,它的评估体系分为可持续的场地规划、保护和节约水资源、高效的能源利用和大气环境、材料和资源问题、室内环境质量五大类,国内现在有越来越多的投资方愿意在新楼规划和建造的时候去做LEED的级别认证。如果你去看LEED这个英文词,其实你会发现它前面提到的就是领先的能源与环境设计。那为什么要把环境跟能源放在一起?因为这个楼在建的时候,它的能耗和设计必然会影响到周围的环境。国外有很多项目在建设规划的初期,就必须拿到环境影响评估,确保这栋楼(或小区、园区)在建成运营后不能影响到周围的生态环境。
Q:
您觉得当前中国建筑的节能是否达到了智慧水平?与世界其他主要国家相比是否还有进一步改善的空间?
A:
2015年,霍尼韦尔联手中国节能协会、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资源与环境分院发布了《中国智慧建筑调研白皮书》。通过对中国近20个城市的1000 余栋建筑的调研,我们发现中国建筑智慧化程度与其他国家相比总体还是较高的,尤其是在安全与安防、高效与便捷两个方面的智慧评分优势显著;但是绿色节能是国内整体智慧建筑中的薄弱环节,节能领域设备的投入及覆盖也存在明显差距。
要想提高改善,我觉得首先要让开发商和运营商认识到建筑节能并不只是有去无回的名声工程,而是可以真正带来投资回报的价值工程。而对于霍尼韦尔这样提供解决方案的企业来说,我们要做的就是通过大数据分析来帮助运营商认识到节能投入能为企业带来的实际收益。以我们为某外资品牌全国大型连锁超市所做的节能案例为代表,从2012年至今,霍尼韦尔已为该大型连锁超市在中国的230家门店提供了端到端的能效解决方案,包括计量仪表、数据采集设备、EMS能源管理软件、节能咨询以及系统运营维护等服务。门店管理人员利用EMS实现能耗精细化管理、优化用电操作流程和促进全员参与所实现的节能效果非常明显,仅仅18个月就实现了项目投资回报,帮助客户平均每年节省电量约4300万度。
Q:
霍尼韦尔与华为联手,通过新的IoT技术服务智能建筑发展,联手的意义是什么?
A:
华为和霍尼韦尔的合作由来已久,在智慧城市、智能楼宇、智慧能源和行业物联网等多领域共同探索和创新。双方已经达成一致,将在中国以及中东、中亚和非洲等高增长区域共同开拓市场。霍尼韦尔是华为企业业务解决方案伙伴计划的重要成员。这个计划为合作伙伴提供华为开放API、全球专家支持以及实验室等资源,旨在创建更互联互通、更安全以及更环保的建筑、家庭和城市。
Q:
霍尼韦尔“东方服务于东方”的本地化发展是如何体现的?“东方服务于世界”与中国所倡导的“一带一路”战略有何契合?
A:
早在2004年,霍尼韦尔公司就提出了“东方服务于东方”的中国市场发展战略,即通过一系列立足本地的产品开发和创新来满足中国市场的需求。霍尼韦尔并不是闭门造车,而是和客户一起,发现客户的痛点,发现他们实实在在的需求,亦在满足国家对产品相关要求后,结合全球优势力量在本地研发和生产相关产品和解决方案。
“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对外开放和更紧密融入世界的重要举措,如何紧跟“一带一路”建设需求,以实际行动参与到共建“一带一路”的宏伟工程中,是霍尼韦尔需要深入思考的课题。目前, 霍尼韦尔在“一带一路”沿线有20多个分支机构、3200多名当地员工,如此庞大的网络成为霍尼韦尔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优势。在“东方服务于世界”战略下,霍尼韦尔正把在中国的研发、设计和解决方案等运用推广到世界其他地区,携手中国工程承包商在国际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共同开发第三方市场,推动“中国创造”走出国门。
更多产品资讯请查阅我司官网http://www.songxianzhineng.com/h-nr.html,或致电技术服务热线:18520860452垂询。